前言

學生常常在寫作時候會問我們,什麼時候需要用 'a(n)',什麼時候需要用到 the/this/that?我們大致的解釋是,'a(n)' 沒有指定,是指很多個裡面的其中一個;而 'the' (this/that) 就是有特定指一個東西。

那同學們又會問,什麼時候用 'the',什麼時候用 'this' 或是 'that' 呢?因此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 the/this/that 的大致分類向同學們說明。

請同學先看看下面三個句子,在心中想想,不同的限定詞 (the, this, that 都是限定詞, 英文是: determiner, 用來限定後面名詞),暗示了甚麼樣的距離感,和說話者的言外之意?

I've never been to the beach.

I've never been to that beach.

I've never been to this beach.

The:指定名詞或代指所有地區

the 是我們常用的定冠詞,主要有以下四種意涵:

1. 指稱已經提過的某個名詞

A: Here's a paper and pencil you can use.

B: Thanks! I'll give the pencil back to you later.

在這個對話中,因為他們在討論的是同一支鉛筆,所以 B 就可以說 "the pencil",強調「 A 的那一支鉛筆」。

2. 指稱專有名詞

某些國家或地理名詞前面,會加上 the ,例如 the U.S. 或是 the Atlantic Ocean 。

3. 泛指所有同種類的特定場所

我們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名詞前面加上 the ,用來指稱「任何或所有這種類型的場所」。例如開頭的例句 "I've never been to the beach.",意思就是「我從未去任何地方的任何海灘玩過」。

還有哪些名詞可以加 the ,泛指所有那樣的場所呢?

(1) the ocean

(2) the countryside (鄉村、鄉下)

(3) the city

(4) the desert

(5) the woods

(6) the water (可讓人游泳的水域)

4. 集合名詞代指群體

和第三種用法的意思相近,我們可以將地點換成其他名詞,用來指涉「某個群體」或是「某種廣泛的概念」。

例如:

The president should listen to the will of the people.

總統應該聆聽全體國民的意向。 這裡的 the people ,也就包含了任何、所有的意思。

This:暗示物理、心理距離貼近,或是特指某地方

this 的意思是「這個」,和中文的邏輯一樣,只要加在地點前面,就暗示了說話或是寫作文章的人,在某個地點,或是某個特定場所附近。

所以,開頭的例句 "I've never been to this beach." 意思就是:我以前從未來過這個海灘 (我第一次來)。

特別的是, this 所代表的距離,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貼近,這是我們比較不習慣使用的意涵,例如下面這個例句:

A: I love this restaurant! Have you tried it before?

B: Yes, it's one of my favorites.

在這段對話中,有兩種不同的情境都是成立的。

1. 物理距離上的貼近:他們現在就在那家餐廳中閒聊。

2. 心理距離上的貼近:他們正在瀏覽那家餐廳的網站, A 想知道 B 的想法。

如果你還不習慣 this 的第二種用法,可以試著回想你和朋友聊天的狀況──在你們下課閒聊,提起某家餐廳時,某人突然說「這家我去過!」,正是這個用法。

That: 暗示物理、心理距離較遠,或是用來諷刺人

that 的意思和 this 正好相反,代表的是「那個」,加在地點前面,就代表說話或寫文章的人,離某個地點有一段距離。

所以,開頭的 "I've never been to that beach." 意思就是:我人現在不在那座海灘附近,而我以前也從未去過那裏。

如果你想要更清楚說明那個遠方的場所位處哪裡,可以使用 that + noun + phrases (例如:over there, north of the city 等) 這個敘述結構:

My house is just behind those buildings over there. 我家就在那邊那些房屋後面。

What's the name of that mountain north of the city? 那座在城市北邊的山叫甚麼名字?

這樣一來,讀者或聽話的人,也能更清楚你說的「那個」究竟是「哪個」,談話就會更有效率,也能避免雞同鴨講囉!

和 this 相同,我們也可以使用 that 來說明我們和某事物或場所相當疏遠。

不過,這種用法有時候也會變成帶著攻擊性的侮辱言詞,例如,明明某人就在你身邊,你卻在和第三個人談起他或她的時候 (複習:不特定的第三人稱可以用 they 來稱呼喔!),用 "that person" 來指稱那個人,談話間就會流露出「我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的弦外之音,或者,你用 "those people" 來稱呼某個群體,也會讓人感到無禮或高高在上。這種用法,就像是我們在中文裡說「那傢伙」或是「那堆歐巴桑」一樣,其實帶著輕視和嘲笑,所以同學在使用這個限定詞的時候,務必要小心喔!

結論:

今天的限定詞介紹就到這裡,同學如果想要特別說明物理或心理距離,記得用 this and that ,還可以適時加上補語,讓指稱的名詞更清楚;如果想要指稱特定名詞、專有名詞或是泛指所有某類場所,那就記得使用 the ,說明你對某種場所的想法。想學習更多道地的英文,深入了解文法詞的細微差異,就請同學定期回來閱讀部落格文章,讓自己活用零碎時間,掌握英文細節,寫作更完美。當然,也可以選擇加入我們的寫作課程,讓老師帶你系統性學習英文作文,同時耳濡目染道地英文,全方位提升聽、讀、寫三大技能!

🌟 LinguaTerra 《一次就學好 進階英文寫作力: 初階變高手》寫作課

想要更有效率、系統性的學習英文寫作,也可以選擇加入 LinguaTerra 推出的第一門線上課程《一次就學好 進階英文寫作力: 初階變高手》。 這門課是LinguaTerra中外師團隊,花費約兩年時間共同製作而成。課程以學測常考的 6+1 文型 (看圖寫作、選擇型文、經驗文、議論文、統計圖表文、書信文、一般文體)延伸,將從零開始,以中英文雙語解說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 課後也會提供作文練習題目。

除了紮實的寫作技巧,我們更會補充道地的單字或片語用法,讓同學的敘述更貼近現在的母語人士慣用語,同時吸收新知,累積實用單字庫,再也不怕溝通詞窮。今年底 (2022/12/31) 前符合特定條件 (請見我們的課程頁面),還可以在批改方案結束後收到專屬個人的寫作建議報告,以及和課程講師 Sophia 進行 30 分鐘的視訊寫作家教課! 特別活動額滿即止,請同學們把握機會喔!

本篇簡易版本 (Instagram 貼文)連結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