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本下北澤醫院醫師團隊
常見於拇趾的捲甲形成病因 不善用腳趾,容易引發捲甲問題 足部檢查中亦包含趾甲,接著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趾甲的重要性。
其實腳趾甲也背負著支撐體重的重責大任。
當我們將重心放在腳趾,或用足部支撐身體重量時,腳趾會承受到巨大的負荷,而趾甲的作用就在於加強腳趾負重的功能。當趾甲向內捲曲形成「捲甲」時,會引起腳趾強烈的疼痛。
話說回來,手指甲和腳趾甲天生帶有捲曲的特性,但只要確實使用腳拇趾踩地面,使體重正確地承壓在腳趾上,每次走路,趾肉都會被地面推展開來。這樣一來,趾甲也會由下而上被推開,維持順沿甲床的平緩弧度。但是,當腳趾受力不均時,趾甲可能會不斷捲曲。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趾甲天生就帶有捲曲的特性,但只要善用腳趾,使體重正確地壓在腳趾上,趾肉就會被地面反推,使趾甲維持正常的平緩弧度。若因運動不足等原因,使得腳趾不常被使用,趾甲就容易不斷捲曲。 菊池院長在對東京都世田谷區利用居家護理或日間服務的六百七十六人高齡者調查中發現,其中有三十二・一%的人有捲甲及嵌甲的症狀,包含二十二・四%的男性及三十八%的女性。「嵌甲」是趾甲向下彎曲陷入甲肉,引發強烈疼痛的情況。
人們如果隨著年齡增長,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走路,腳趾被地面反推的次數就會減少,容易出現捲甲或嵌甲等問題。捲甲常見於腳拇趾,但還是有可能發生在其他腳趾上。有些高齡者減少走路後,甚至出現所有趾甲都捲曲的情況。日本患有捲甲或嵌甲等趾甲問題的潛在患者人數,據悉可能高達一千萬人。
學習如何正確修剪趾甲 配合腳趾前端修剪,預防捲甲問題 嵌甲與捲甲略有不同(圖示),即使趾甲捲曲或陷入甲肉,只要不覺疼痛,便無需治療。在輕症無痛的情況下,患者可自行照護。
捲甲及嵌甲,預防非常重要。所以,首先要請各位注意的是,趾甲的修剪方法。每當體重加壓在腳趾上,趾肉都會被地面反推,往前側及左右方向凸起。如果每次走路,趾甲都會戳到凸起的趾肉,嚴重時可能會導致發炎。所以,切勿把腳趾甲修剪得太短,還有不要剪成圓弧形,請修剪成方形。保留趾甲的左右兩側,作為支撐體重的橋墩,只把前端部分修平。
人們為了避免趾甲戳到鞋子,往往會傾向把腳趾甲修剪得很短。然而從足部問題來看,將趾甲保留一定長度,維持在從上方觀察看不到趾肉的程度,反而更有助於避免問題的發生。此外,鞋子的選擇也非常重要。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你知道如何正確修剪趾甲嗎?腳趾甲的修剪,理想上是從上方看不到趾肉凸出,只把前端部分修平。請勿用修剪手指甲的方式,沿著指尖弧度修剪成圓弧形狀。 配合腳趾長度修剪 腳趾甲的修剪,應以看不見趾肉為準。其道理類似滑雪板,當趾甲有一定長度時,即使體重加壓在腳趾上,趾甲也不會陷入戳到趾肉。
趾甲太短,趾肉容易凸起 趾甲如果剪得太短,每當走路或運動,體重加壓在腳趾上,趾甲都會戳到凸起的趾肉,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發炎症狀。所以請勿把腳趾甲修剪過短。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常見的趾甲變形 趾甲沒有捲曲,直接刺進趾肉 嵌甲指的是趾甲沒有捲曲而直接刺進皮膚、造成疼痛的狀態。如果患有拇趾外翻,有時拇趾會變形,趾甲刺進趾肉,形成腫脹而疼痛不已。
趾甲捲曲插入趾肉 捲甲是趾甲慢慢捲曲而刺進皮膚。但這頂多是趾甲形狀捲曲,只要不覺疼痛,便無需治療。
捲甲與嵌甲的預防對策:腳趾的善用與清潔 腳趾要「確實蹬出去」 除了正確修剪趾甲與選擇合腳的鞋子,腳部的日常照護也很重要。
沒有好好利用腳趾,未讓腳趾承受足夠的負重,容易形成捲甲或嵌甲。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最重要的是正確的走路方式,確實用腳拇趾踩地,避免用踏步走的方式把重心擺在腳後跟。
足弓容易隨年齡增長而塌陷,若因足弓塌陷,導致扁平足(低足弓) 或出現拇趾外翻等症狀,腳拇趾便無法在行走動作中正常施力蹬出。無法順利使用腳拇趾,便會增加第二趾的負擔,失去原有的均衡,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足部問題。
在捲甲與嵌甲的預防對策中,除了檢視走路方式,也請務必養成活動腳趾的習慣。腳趾如果僵硬,就算想做出蹬出的動作,也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我們必須維持腳趾的活動力,才能隨時派上用場。
想像用腳趾握拳的方式,用力彎曲腳趾,接著用手掌包住腳拳頭輕輕下壓,讓腳趾進一步從底部彎曲。請經常進行左右腳依序反覆數次腳趾的握拳練習。
腳趾底部的彎曲練習,有助於鍛鍊足弓的肌肉。足弓若能維持良好外形,就能適度分散體重,走路時才不會對雙腳造成太大的負擔,還能使腳趾正確地承受重量,可說是預防捲甲和嵌甲的最佳運動。
另外,為了避免趾甲出問題,保持趾甲與皮膚之間的清潔也很重要。捲甲容易在趾甲下方堆積污垢或角質,而且趾甲兩端即使藏有污垢也不易察覺,請用軟毛牙刷或專用的指甲刷進行清潔。建議在充分沐浴、沖掉趾甲上的髒污後,用刷子刷出趾甲下方的污垢。
由於足部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難免不順暢,而且長時間穿鞋經常摩擦,一旦出現疼痛或傷口,較不容易復原。就算只是捲甲或嵌甲導致的小小發炎,細菌也可能從該處侵入到體內,釀成嚴重問題,所以切勿忽視趾甲周圍的微小疼痛或異常。
預防捲甲的自我照護 請練習彎曲腳趾,培養行走時正確使用腳趾的習慣。若出現初期的捲甲情況,透過自我照護,也能防止進一步惡化。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牢牢記住!保持腳趾健康亦可善用這類商品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足部保健全圖解:免治療、免手術、免上醫院!每天10分鐘x 5大撇步提升肌力,讓你一輩子不臥床、不拄拐杖》,墨刻出版
作者:日本下北澤醫院醫師團隊 譯者:林姿呈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什麼?腳的壽命只有50年? 簡易檢測X肌力訓練X自我照護X病理解說 預防雙腳老化、打造勇健行走力,現在就要開始!
「足部」支撐著全身體重,讓我們可以行走奔跑,這是其他身體部位所沒有的特色。儘管足部十分敏感,卻擁有堅強的忍耐力,也因此容易出狀況!你走路的姿勢正確嗎?覺得自己的腳沒事?以下這些觀念一定要有!
人老後,行走將是第一個被剝奪的能力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人臨終前會歷經三階段:失去行走能力à無法自行如廁à無法自己進食,只有維持行走能力,才能延緩壽命。
缺乏保養下,足部的使用壽命只有50年 根據老年醫學的統計,在50-70歲這20年間,人體的肌力和肌肉量分別會減少15%和10%。皮膚和血管也多半以50歲為分水嶺,開始出現各種疾病性變化。
身體承受的壓力與疲勞,會日日累積在足部 壓力過大會使交感神經緊張,導致血管收縮,若未即時舒緩,將可能引發下肢動脈硬化的問題,提升罹患心肌梗塞及腦梗塞等致命疾病的風險。
足部只要出問題,就可能影響全身 足部一出現問題,人體為了彌補這部分缺失,會犧牲走路方式,導致姿勢不良。
行走姿勢不良,問題將可能蔓延到整個身體。換句話說,足部照護,攸關身體部位及臟器健康,保護雙腳,意味著保護生命。
日本最專業足部權威醫療團隊親授,第1本終身受用的足部保健護理指南! 從小腿、跟腱、腳掌、腳趾至各類延伸性疑難雜症都有得解,秒懂足部疾病根源、輕鬆提升腿腳肌力,全方位照顧足部健康。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