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20年军旅生涯,汪洋不禁感慨,“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在过去当兵的时候,每天早上扫把都抢不到,等你过去的时候,人家已经把地都扫完了。每个人都想表现,入党求进步。可是现在90后这帮孩子,不再为生计发愁了,他们大多是被父母逼到部队来,所以管都不好管,想留住他们更是难上加难。像50、60年代那种全社会最优秀的年轻人到部队中来的现象再也不会有了。
很多人到了部队后,一套就是20多年,像漂泊的浮萍,感觉“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对于60、70年代的人来说,命运有人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组织,有依靠,有归属感,可是到了现在,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是件可怕的事。因为这是一个强调个性,鼓励个体能量绽放的时代。
我深有同感,不住的点头,坦言告诉汪洋,我们这批90后的兵蛋子是很焦虑的一代军人,一方面父母希望我们到部队得到锻炼,甚至我们现在的征兵宣传语还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可是另一方面,部队的很多管理、观念与我们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在部队里得不到自我实现,这让我们时常感到痛苦,甚至绝望。
我们经常看到朋友圈里很多人玩健身、户外越野、马拉松、乡村支教等等,都在尽情折腾自己,释放自己的年轻热情,完全是基于个人意愿的,但是部队管理没有抓住年轻人的心,靠令行禁止的纪律化约束,靠照本宣科的思想教育强行灌输观念,应该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变化了,不变的只有部队。也因此,部队的许多观念,与社会的主流观念渐行渐远,甚至一度脱节。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影响了我们的出行、支付、社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部队很多单位依然禁止使用手机,这让很多年轻人在周末手机发下来使用的时候,只会用手机玩游戏,而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许多退伍转业的军人都有同感,感觉在部队上待一年,在社会上像是待了十年。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每一分钟都有技术的革新,新鲜事物的诞生,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最激动人心、最激烈的变化都与你无关,封闭的部队隔离掉外界的声音,让大家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氛围里,加班加点,忙忙叨叨,搞搞训练,写写材料,可是休假回家又让很多人看到外面世界的发展变化后仓皇而逃,觉得无所适从,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怪现状:对部队生活一边抱怨着,一边享受着。
很多军人在30多岁的时候觉得很悠闲,在机关偶尔值个班,没有太多训练任务,正常上下班,可是到了40岁就会感到惶恐。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了,可是自己人生已过半,还在堆稿子、写材料,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很多军人不是不想回到社会,是不敢回到社会,因为在部队说一不二,有很多资源,可是出来面对这个社会,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一切从零出发,所以他们害怕失去那个很小的平台,甚至很小的保障。还有些人想转业,前前后后转了8年、10年,等到上面真正批准的时候,他心里反而没底气了。“最黄金的8年、10年啊,人生能有几个?等到了40多岁再把他们推向社会,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汪洋摇摇头,对这个现象感到惋惜。“不过这个问题,在义务兵身上不太明显,2年的军旅生活,本质上让他们和社会青年没什么区别,他们依然年轻,有的是时间去折腾闯荡,寻找最有意思的地方,变化最快的地方。”
不得不说,我们选择去当兵的人,多少骨子里都是渴望勇敢坚强,崇尚冒险和荣誉的人,可是到了部队,惊人的发现,恰恰部队是最安逸、最按部就班、最追求稳定的地方。养猪种菜干农活,外面没事就窝里斗,甚至逢寒暑假,军嫂们带孩子来部队探亲,部队俨然成了大型幼儿园,这样的状态像是温水煮青蛙,从前想折腾一番的那股心气也慢慢磨没了。
谈到军队不吸引年轻人的另一点原因是军队人力资源体系出现了问题,对年轻人没有较好的职业规划,缺少一飞冲天的机会,让很多军人看不到自己上升的空间。对于现在的部队人力资源来讲,长期缺乏战争机会,加上郭徐时代乱相,利益格局已经固化,有想法的年轻人会感到很压抑。不像共产党刚搞革命的时候,18岁也能当个军长,而现在大家只能像下棋一样,一步一步地走,慢慢熬,慢慢拱,即使很多人凭借能力、学历向上走,但是从整个金字塔的格局来看,这一步非常小。部队的年轻人,有想当将军的心,但是机会已经非常小,概率非常低,只能在中下层苦苦挣扎。而社会上这样一飞冲天的机会还存在,至少给年轻人留下了想象空间,你可以说是浮躁,也可以说是富有想象力。
汪洋笑了笑,“现在的每一天让我感到充实,有意义,因为做的事指向性非常明确,比如写个稿子,就是为了融资,就是为了申请政府补贴,可是在部队写稿子,不知道能发挥什么作用,把白纸变成稿纸,把稿纸变成材料,念一遍进碎纸机。这种状态干了将军又怎样呢?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汪洋讲到,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全世界都一样,经济越发达,军人的社会地位越低。目前国家安全相对稳定,社会的安全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因此民众没有强烈感觉到自己非常需要军人的保卫和守护。其次,人类社会趋向于去中心化、碎片化,更关注地球村的概念。因此优秀的年轻人努力让自己拥有国际化视野,他们的事业也在向全球化拓展。
不可否认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主战场、年轻人的主舞台在经济、文化、高科技等方面,因此,如果还将自己的眼光局限在身边的小圈子、小平台上,不努力接触新鲜事物,安于现状,带着体制内的优越感步入社会,必将难以生存。同样,也有很多转业干部怨天尤人,等国家照顾,挑安置的刺儿,总想通过转业直接换到某些不劳而获的东西,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好在当过兵的人,执行力强,有过人的胆识魄力,我们共同希望战友们能保持好身上那股不服输、不怕输的韧劲,把身段放低,在人生各个阶段完成好角色的转变。
-END-
今日老兵
人物介绍:汪洋,1979年出生于安徽,从军20年,国防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技术八级,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航天城工作一年半,随后调入总装备部机关。2015年从部队自主择业后创办了“来买地网”,一个基于“大数据+众包”模式的农村不动产数据、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
★
老兵故事 我们需要
这 样 的 你
① 亲爱的你如果是个有故事的“野生”老兵。
② 如果你号召力惊人,表现欲、表达欲超群。
③ 如果你希望心守一事的人与故事被更多了解和传播。
④ 重要的是超能聊!形式不限,可语音、可视频,还可文字叙述。
▼
将您的故事,稿件发送至邮箱
81kx@81kx.com
并在文档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添加微信
15010221753
&
jiji_seajelly
快来和小凯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吧
有偿征稿:添加小编微信
小编微信&电话:1501022175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